◎發稿日期:2016 /
02 / 08
針對小年夜發生的南台灣大地震,公視將於正月初一、二(8、9日)兩天晚上十點,播出「我們的島」地震特別報導。
初一(8日)晚上十時將播出【台灣大震之前】,探討位於地震帶上的台灣,面對的地震威脅,包括地震、土壤液化、海嘯、核電危機等。初二(9日)晚上十時播出【台灣地震特別報導】,內容包括【地質風雲】談台灣斷層調查的困難與斷層分布、【變形之島】講台灣地震,風險與預警防災、【防震建物】聚焦如何從建築本身著手減災。另外【我們的島】將於15日(週一)晚間十時播出本次南台灣地震深度報導,將特別探討土壤液化地問題。
台灣是在無數地震中成型地島嶼,看似安靜的土地,其實蘊藏著無數的變動密碼,每年平均發生一萬五千多次地震。一直以來,地震專家都預測台灣未來會發生大地震。我們生活在地震的島嶼上,如何將防震意識內化到日常生活裡,是台灣每個人不能停止的課題。
【環境資訊中心】
地質風雲(2010-09-20)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來自地底的巨大能量釋放。地動天搖、屋倒橋毀,九九峰瞬間禿頭,草嶺大山崩,草嶺潭第五度出現,九份二山大走山,形成兩座堰塞湖。集集大地震總共奪走了2415條生命,導致29人失蹤,1萬多人受傷,從此,921成了台灣人忘不了的一組數字。11年後,震盪沒有停止,腳下,是持續活動的大地。
震後多年,九份二山裸露的岩面,已經變得青綠。地震在九份二山引發瞬間大崩山,卻很少有人知道,在它背面的紅菜坪,發生了緩慢潛移的地滑,移動面積廣達100公頃,據估計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方,可能形成永祿溪的堰塞湖,威脅下游社區。
當地居民許文煙長年在紅菜坪種植作物,地震的餘威,到現在都還影響著他的家鄉,鄰居的一棟房子,在震後成了廢墟。許文煙家族的房子,也無法再居住。整個鄰大約20戶的居民,都搬遷到山下的內城。許文煙說,土地都在山上,山下只有一個房子,家家戶戶的農業都還在山上,離不開這片土地,只能自己提高警覺。
地震改變了人們的命運,改寫了大地的容顏,也增加了更多危險。921之後,中部山區產生了2萬多處的崩塌地,面積廣達11300公頃,土石流潛勢溪流也因而暴增,不過學者發現,近年來崩塌的情形有趨於緩和的跡象。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說,921之後,崩塌率確實增加,2004年敏督莉颱風時,崩塌率到達高峰,到了2007年的聖帕颱風,崩塌率減少,2007年以後又回到原來的地質環境,不過原來的地質環境,是不是本身地層破碎、本身有很多斷層通過,就要好好去調查。
台灣地底下,是神秘而活躍的另一個世界。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活動帶,兩個板塊以每年8.2公分的速度聚合,推擠的力量造成岩層斷裂而發生地震。
九二一,震出了危險地質、震出了車籠埔斷層,也促成了大規模的斷層調查。到底台灣有多少活動斷層?斷層什麼時候會再活動?10多年來,有一群人透過各種研究方法,從不同面向,探索斷層,首先要知道的是,活動斷層在哪裡?
研究人員透過斷層露頭現地調查、淺層震測、鑽探研究、槽溝開挖、GPS測量、精密水準測量等方式,漸漸拼湊斷層的面貌,11年的努力,確認了全台灣有33條活動斷層,斷層的所在位置有了更好的精確度,卻還是無法準確預知那一條斷層最近會活動,目前地調所針對東部與西南部的活動斷層,正密切監測。
斷層調查的終極目標,是希望預知下一次大地震的發生。台灣每年平均發生1萬5千次以上的地震,近百年來發生多起七級以上的強震。目前國內有許多地震預測的研究,當地震發生,除了地表的顯著變化,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因子也在改變,中央大學的顏宏元老師,就希望透過監測重力與磁力的變化,作為地震前兆的判斷依據。921地震發生時,就紀錄到地磁出現劇烈異常。目前全台灣設置了10個磁力觀測站,希望能找出地震與地磁變化相互影響的模式。
顏宏元老師表示,目前為止 還在實驗和資料分析階段,到應用還有一段路要走,要確實預知地震的大小、規模和時間,不只台灣,全世界各國都還在努力。
九二一,造成一場血淚交織的悲劇,也開啟一堂浩瀚深奧的地質課程。回顧台灣島的形成,一次一次的變動,伴隨的是無數大大小小的地震,科學數據證明了台灣的活躍,這是台灣的身世,認清腳下的土地本質,才能沉澱出與它共處的生存智慧。
採訪側記:
我們生活在一座活生生的島嶼上!地表下那個持續變動的世界裡,除了已知的33條活動斷層,還有許多狀況不明的盲斷層。斷層調查是整合性,不同的調查方式只能知道斷層的一角,要想深入了解斷層,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們共同合作。感謝研究人員不辭辛苦,徒步踏查、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忍受日曬的炙熱和雨淋的狼狽,一點一滴,為我們拼湊出活動斷層的重要資訊。了解斷層,才能與斷層共處。
變形之島(2012-03-05)
採訪:陳佳利、郭志榮;撰稿:陳佳利;攝影:陳志昌、葉鎮中、陳忠鋒;剪輯:陳志昌
豪邁的山勢,來自地底的力量猛烈推擠,台灣,一個在無數地震中成型的島嶼,看似定靜的土地中,蘊藏著無數變動密碼,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國科會講座安藤雅孝教授,從中解讀訊息,發覺台灣島正中央,沒有可供能量釋放的空間,全島受到的板塊擠壓力,是日本的五倍到十倍。
巨力造就台灣的崢嶸壯麗,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8.2公分的速度,向西北推擠,山脈每年以2公分的速度抬升,使台灣成為全球變形速率最快的地方。台灣地質調查所長林朝宗表示,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的花東縱谷,東西兩邊移動速率差異非常大,每年將近7公分,而西南部丘陵地帶變形速度也很快,一年向西邊移動5公分,這些變形量大的地方,就是斷層的所在位置。
台灣從來都不是靜止的,回顧歷史,規模七以上的大震有三十多起,1920年,花蓮外海曾發生規模高達8.0的地震。1909年,台北也曾經發生規模7.3,由板塊隱沒引發的大震。近百年來,十次災害性地震,總共帶走了八千多條寶貴生命,梅山地震,新竹台中地震,與集集地震,更是一次就帶走了數千條人命。
台灣陸地上發生的地震,大多是由斷層錯動所引起,目前已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這些從前發生過地震的地方,未來地底能量釋放也可能再度從這些地方釋放。地質調查所所長林朝宗說,台灣腹地小,都會區擴展很快就到丘陵邊緣,而這些丘陵和平地交界的地方有許多斷層,對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充滿威脅。
住著七百多萬人的台北市,有延伸入海的山腳斷層通過,新竹科學園區有新竹斷層通過,中部有彰化、車籠埔等斷層,東部斷層密集,西南部山麓前緣地帶斷層多,而且變形量大,都是高風險的區域,然而目前沒有斷層的地方,也不代表安全,因為有些斷層,當前的科技還難以發覺。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國科會講座安藤雅孝教授以日本為例,最近十五年發生的災害性地震,沒有一個是發生在已知的活斷層上,他認為台灣也是一樣,還有很多隱藏的活斷層,是我們目前不知道的。另外,雖然台灣每年平均發生一萬五千多次的地震,但安藤教授擔心,受力並沒有充分釋放,未來還是會發生大地震。
當地震無法預測,可能發生的地點又接近都會區,重要的是隨時要有地震來襲的準備。當地震發生,建築物的強度決定瞬間生死,以九二一為例,當時有八萬多棟建築物全倒或半倒。內政部在民國86年訂定了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符合規定的建物能耐5級震度,後來陸續修訂耐震細節,去年也再次針對地盤分類指標、臺北盆地微分區以及隔震設計做修正,藉此提升建物的耐震能力。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新規範強調韌性,並且地震分區從民國86年震區的規範,變成微分區的規範,納入最新的地震學與地球科學知識,希望因地制宜,提高保障。
但是在耐震規範施行之前所興建的房舍,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房子ㄝ全台還有75萬棟,老舊建物的耐震能力如何提升,是眼前的大考驗。
九二一地震造成將近三百棟校舍損毀,讓校舍安全成為焦點,校舍除了作為教育空間,在急難時也肩負避難所的功能,近年來國震中心發展出嚴謹的評估方式並且與教育部合作,排定老舊校舍的補強順序,希望盡速讓老舊校舍變身耐震堡壘。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鍾立來表示,進入評估程序的校舍有一萬六千多棟,危及程度比較高的老舊校舍,已經完成1900棟的補強。
當老舊校舍陸續展開補強,負責溝通兩地的橋梁,也在積極進行補強。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鎮表示,民國84年以前的橋梁,缺乏韌性設計,這些橋梁需要優先補強,像是流量大的中山高和大部分的北二高,都在做耐震補強。
建築與橋梁加強耐震,是防災基礎,當地震發生,爭取在第一時間應變,更是減災關鍵。中央氣象局從1995年開始發展即時強震觀測系統,建立了全球密度最高的測站,能在地震發生後,迅速匯集震央、規模等資訊,提供預警。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利用電波速度比地震波快的原理,離震央遠的地區可以爭取到10秒或20秒的預警時間,但是離震央附近,50到70公里的範圍屬於盲區,無法達到預警的功能。
311時,日本的地震預警系統發揮功能,透過電視網路廣播等管道,對遠離震央的區域即時預警,但是在台灣,雖然前端有綿密的地震觀測,但是後端如何透過行動通訊與民眾的日常生活結合,目前還是缺乏。當地震來襲,另一套現地型的預警系統,能在地震發生三秒之內,針對發生地發出警報,可以彌補現階段區域性預警系統的不足。
台大地質系吳逸民表示,基於地震時P波速度比S波快1.7倍,利用P波的資訊 來可以判定S波的大小,在地震發生後三秒內可以判定地震規模。只要垂直位移超過0.35公分,震度達到四級或五級,就會發出警報。目前在國科會和防災中心的支持下,已經在台灣地震風險高的中小學裡裝置了接近兩百套P波警報器,除了可以在地震發生時提供警報,讓師生盡速做緊急避難,也可以用在防震演習,希望落實防災教育,深耕在中小學學生身上。
現有的科技,無法預測地震何時何地會發生,瞭解腳下不曾靜止的大地,積極發展防災減災的最佳手段,將防震意識內化到日常生活,面對變形之島,是所有台灣人不能停止的學習。
防震建物(2008-05-19)
採訪、撰稿:張岱屏、王晴玲;攝影、剪輯:陳慶鍾、陳忠峰
嘉義縣番路鄉的黎明國小位於斷層帶附近,距離觸口斷層只有一百公尺,深受地震的威脅。民國八十三年,黎明國小興建全台灣第一座防震教室,當其他學校的校舍在九二一地震與嘉義大地震之後倒塌損壞,黎明國小的校舍卻毫髮無傷。究竟黎明國小的防震秘訣是什麼?老校工廖憲明帶著我們走進地下室一探究竟。
地下蓄水池的設計可以緩衝地震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地基的設計採用筏式基礎,也就是結合地樑及地下室牆體,將建築物所有牆柱的載重傳佈於地基底層。當地震來時,屋子就像粘在地基上,隨著地基一起搖動。
日本經過1995年阪神地震的教訓後,積極發展建築物防震的技術。隔絕地震災害、降低地震能量對建物威脅的隔震器成為研究重點。從日本免震協會的實驗證明,有了隔震器裝置的阻隔,建物搖晃程度明顯降低,也能減少室內擺設傾倒掉落的危險。日本目前已經有四千棟左右的建物裝置隔震器,台灣目前也有將近40棟私有或公共建築裝設,測試效果對於隔震相當有幫助。
為了更準確的調查出建築的防震能力,從2005年7月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開始進行學校校舍耐震評估的現地試驗,第一階段試驗在雲林口湖國小。研究人員利用即將改建的校舍,比較各種不同的建物補強法之間耐震能力的差異。
2006年8月,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在桃園瑞埔國小展開更大規模的試驗。其中的「擬動態試驗」是全世界第一次在室外模擬地震來臨時校舍結構反應的大型實驗,透過電腦可以即時展示RC校舍在各種震度時的反應與耐震能力。這樣大規模的試驗目的只有一個-更精確的診斷並且改善學校校舍的耐震能力。
早期興建的學校校舍極少考慮耐震問題,以致於目前全台灣國中小學校舍的耐震能力普遍不足,有上千間的老舊教室在強震來臨時有倒塌損壞之虞,對於學校師生的安全形成潛在的威脅。其實一棟好的建築,能在地震發生的時候,成為人們的屏障,從過去地震的傷痛中,我們學到了教訓,也是未來為設計新建築,體檢舊建築的重要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