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臺北市】歷史建築溫羅汀臺灣大學日式宿舍(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

 

本府與臺大簽署文化資產合作意向書 攜手維護活化溫羅汀日式宿舍建物

110-05-03

本府與國立臺灣大學今日簽署「臺北市政府與國立臺灣大學文化資產合作」活化合作意向書,宣告攜手合作活化本市歷史建築「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本府將協助籌措修復再利用計畫及工程所需經費,並由臺大進行文化資產管理維護。透過雙方合作,展開政府單位與學術機關活化保存在地文資的新篇章。
 
今日合作意向書簽約儀式由蔡炳坤副市長及國立臺灣大學管中閔校長共同出席,蔡炳坤副市長致詞時表示,本次簽約是歷史性的一刻,象徵首都城市政府及臺灣頂尖大學合作,為文化資產的保存再利用創造全新的模式。蔡副市長強調,市府非常重視臺北市文化資產,文化局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引入民間資源整修活化營運臺北市老房子,透過公私協力一同維護文化資產,市府非常願意與大學合作維護在地文資,並特別感謝管中閔校長曾兩度親自出席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對所轄文化資產進行說明,足見臺大對文資保存的努力。本次合作內容包含建物修復、營運及對市民開放與文資保存活化事宜,未來將由本府協助籌措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與修復工程所需經費;而後續活化擬結合臺大規劃成立之「臺大當代文化中心」平台,朝城南與溫羅汀區域富含人文素養、獨立思考與多元文化的特質發展,並規劃透過舉辦歷史導覽及藝文展覽等活動,讓閒置已久的日式宿舍重獲新生。
 
本次合作標的歷史建築「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原為臺大教授宿舍,其於1935年建造時原為日式獨棟木造住宅,後改建為兩戶使用的空間配置,居住者為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助教授衣笠俊男及其兄弟衣笠謙三,建物雖經改建仍保持日式建築格局,屋頂及屋架也仍維持近百年前的原有日式結構;未來建物修復完成後,將可串連鄰近市定古蹟紫藤廬、紀念建築臺靜農故居等文化資產,成為溫羅汀區域的重要帶狀文化場域。
 
歷史建築「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坐落於溫州街、羅斯福路與汀州路交織而成的「溫羅汀」區域。本區域東側為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戰後成為臺灣大學校區,南側則是創立於1922年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即今日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研究學者與莘莘學子生活的人文薈萃地區,許多受各界敬重學者或名人曾居住於此,相關故居多數亦已列為文化資產,如殷海光故居、丁觀海丁肇中寓所、臺靜農故居、梁實秋故居等,有鑑於本區深厚的歷史發展,本府文化局委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針對溫羅汀區域進行文化資產盤點,歷史建築「新生南路3段16巷3、3-1號」即是在本次調查中,透過現地勘查及歷史調研發掘文資價值後,提報文資會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築。
 
臺大因承載自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的悠久歷史,校內外登錄為文化資產建物高達49處,數量佔本市公告文化資產將近十分之一,同時多數建物皆位於「溫羅汀」區域,對於該區文資保存維護扮演重要角色,今日本府與臺大就該區文資保存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期待透過政府單位與學術機關共同合作,共創地方文資保存新模式,共同活化文化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