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院會議案〕
2023-09-07。政院通過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112-115年)報告
陳揆:運用科技強化中央地方防救災能力 打造安居樂業生活
陳院長指出,近年在氣候變遷影響下,臺灣的降雨型態日趨極端化,颱風和水旱災所帶來的衝擊日益明顯,不僅今(112)年上半年臺灣面臨水情吃緊及高溫乾旱的威脅;下半年更因杜蘇芮、卡努、蘇拉及海葵颱風連續來襲,造成各項災害,相關災後復原重建工作迄今仍在進行中。
陳院長強調,行政院於今年7月19日核定國科會「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112-115年)」,即盼透過科學技術的量能,強化中央與地方防救災能力。尤其近期幾次颱風來襲,他皆親自視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瞭解各部會均能充分應用科技進行應變整備,包括對災情的監測、觀測與短、中、長期的預測等,對災害情資掌握與應變能力有極大助益。
陳院長請未來參與本方案的各部會,務必依照方案內容籌編經費,積極落實執行,尤其應善用人工智慧(AI)、智慧演算等高科技;此外,地方政府亦應納入共同防災圈,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共同合作。院長強調,唯有中央、地方、民間齊心合作,才能讓防災工作做得更好,減輕災害對農業、企業或各種產業的衝擊,更重要的是,每個家庭及個人應徹底落實防災準備工作,以進一步提升臺灣防災韌性。
陳院長表示,防災國家型計畫自推動以來,一路不斷精進,成果也相當豐碩。為因應日趨多元的複合型與極端災害,整合災防科技相關部會的科研能量,將有助於建構更堅韌的臺灣。針對後續方案的推動與執行,院長請各部會務必主動積極參與,並請國科會掌握推動進度,適時協助各部會參與方案的計畫審議,以確保科技計畫與預算落實方案精神,達成推動災害防救數位轉型、精進災害防救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以及智慧治理耐災永續生活圈的政策目標,並讓成果落實應用於地方政府,強化城鄉韌性,確保臺灣民眾擁有安居樂業的生活。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稱國科會)今(7)日赴行政院院會報告「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112-115 年)」(以下稱「本方案」), 透過四年期
程推動災害防救數位轉型、精進災害防救風險評估與調適策略、提升城鄉災害防救韌性能力等課題,以建構「數位治理」、「智慧科技」與「韌性城鄉」的生活環境,來達成韌性永續生活圈之目標。
本方案係由國科會與各部會攜手共同規劃完成,將凝聚 10 個部會所屬 20 個參與單位之災防科技研發能量,發展防減災工具與調適策略以減緩災害風險之衝擊與損失,並將研發成果落實應用於中央與地方城鄉單位之災害防救實務作業上。
期望透過本方案推動的科研成果,能夠協助政府解決目前所面臨之災害問題,例如因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重缺水事件、颱洪豪雨所帶來的淹水及土石流坡地災害等問題,讓政府能夠做好「掌握先機、超前佈署」,使城鄉民眾的傷亡與損失達到「零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