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紀事】展演題錄。2022>第三季>8月

 


展演題錄|特展紀實|專家講座


預見北美2.0:跨域.鏈結.未來|2022 藝術篇

「擴建座談系列:藝術篇」引言

- 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10:00-10:20

「典藏庫房新建」即將動土開工之際,北美館作為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也是重要的地標建築,即將展開轉型之路。館長將介紹北美館擴建的源起、未來新舊館的定位與使用規劃、以及核心價值與理念。 

「臺北藝術園區」設計方案介紹

- 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10:20-11:10

以「漫遊觀賞」、「藝文活動」與「生態教育」為定位,說明整體規劃及空間設計理念:如何將美術館與公園視為一體,進行「藝術」與「自然」雙向垂直的延伸與串流,並成為民眾與美術館互動連結的場域。 

劃時代:國家文化政策中的美術館未來

- 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11:10 - 12:30

國家文化政策擬定,攸關美術館的永續經營。如何讓美術館能在政治與商業利益外,順應社會變遷彈性調整相關運作制度,以發揮其獨立自主的專業功能與實踐社會公益責任,作為與各界交流、對話的平台,讓人類的精神與理念能充分表達並獲得滿足。 

進行式:美術館經營的遠見與策略

- 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13:30 - 15:10

近年來國內美術館興建、擴張與增建計劃方興未艾,在市場競爭加劇、資金卻逐漸緊縮的趨勢,再加上新冠病毒肆虐影響,導致全球經濟力衰退的情況下,美術館營運無疑更加艱鉅。營運者在面對不同的困境與挑戰,應如何提升美術館的競爭力與文化能量。 

關鍵詞:預見「  」的北美館

- 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15:30 - 17:30

「臺北藝術園區」包括既有的北美館基地、向西增建的典藏庫房,與南側的新館擴建綠園地景,新舊三館體共同構築出嶄新的、藝術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系。以彈性運用的展間設計,提升藝術表現的極至可能性,也對未來「臺北藝術園區」提出想像與期待的關鍵詞。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視聽室

- 本活動採網路預約,2022年8月9日(二)早上10點起開放報名,額滿即關閉報名表單

- 網路預約報到時間:2022年8月21日(日)09:35 - 09:50;逾時者恕不保留座位 

注意事項:

- 本座談需購門票入館參加,購票資訊請詳閱本館官網

- 如隨身包超過 40x30x20 公分,或雙肩背包(不論尺寸),皆須寄物

- 需隨身攜帶的貴重物品本館會提供美術館紙袋(須回收)供民眾使用

- 本館地下樓TFAM café因內部調整,暫停營業。請多利用位於「王大閎建築劇場」旁王大閎書軒 DH Café複合式藝文空間 

參觀須知:

- 因應防疫措施,進館規定請詳閱本館最新公告

- 議程內容如有更動以官網公告為準

- 請自備飲水容器 

北美館成立於1983年,為臺灣第一座現代暨當代美術館,將於明年屆滿40周年,面臨當前藝術的發展演變,以及國內外美術館舍的競爭與挑戰,必需研擬具前瞻性的美術館藍圖。除了解決展覽、教育及公眾服務等空間不足之現狀,更提出因應未來新類型藝術的空間需求,與提升既有首都美術館的功能。於2014年獲得市長柯文哲承諾興建新美術館,並成為北市府積極推動之重大文化建設,終而在今年5月20日完成「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決標,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福清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組成團隊所提出的計畫方案獲選。 

本計畫以「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為基地,施工範圍62,542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44,576平方公尺,是臺灣第一座覆土式的地下美術館:主建築體設於地下層,輔以局部地上的覆土建築,結合公園景觀,以實踐「林中蘊藝,藝中觀林」、「公園為藝術能量的延伸」等設計理念。從美術館的未來性想像出發,具指標性意義的北美館,其擴建案不僅是建築工程,更具有探問臺灣美術館未來性為何的重要價值。未來,新館整體規劃兼顧藝術體驗與自然休憩,地面為公園綠地,地下是新媒體與跨領域之展演空間,展現新媒體、現場藝術等新類型展演、並發揮教育的功能,亦建立與國際當代藝壇交流連結的網絡。預計於2027年竣工。 

值此即將展開轉型之路的歷史性時刻,本館以「預見北美2.0作為平台,邀集文化官員及執行長、學界、館長、評論界和藝術界人士進行專業交流,為北美館未來的擴張與升級提出願景。 

FORMOSARACE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計畫)

。。。。。。。。。。。。。。。。。。。。。。。。。。。。。。。。。。。。。。。。

《建築:文化觀點》Rem Koolhaas & David Gianotten 建築大師講座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Taipei Performing Arts Center


耗時十年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終於落成,從「一鍋三味」到「皮蛋豆腐」,這棟CNN評選為全球最令人期待的建築,承載著表演藝術的使命,也無時無刻地與臺灣在地文化交互融合與成長。


作為最初的起點,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暨大都會建築師事務所(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OMA)創始合夥人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與管理合夥人-建築師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將前來臺灣,坐在這棟OMA的建築中,分享著他們與北藝中心的故事,以及用文化的角度,聊聊這顆巨球在全球案例、設計與研究潮流之中的定位。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OMA創始合夥人

雷姆.庫哈斯(1944年生於荷蘭鹿特丹)於1975年與Elia Zenghelis、Zoe Zenghelis及Madelon Vriesendorp共同創立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畢業於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並早於1978年出版了《瘋狂的紐約——曼哈頓的回溯性宣言》。1995年,在其著作《S, M, L, XL》中以「建築小說」的形式總結了OMA多年的工作。庫哈斯目前是OMA和AMO(與OMA互補的研究工作室)的領導者,涉足的領域超越建築既有的界限。

庫哈斯已完成的作品包括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2022) 、柏林的 Axel Springer總部 (2020) 、意大利米蘭的普拉達基金會中心 (2015/2018)、卡塔爾國立圖書館及卡塔爾基金會總部 (2018) 、北京的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 (2012)、葡萄牙的波爾圖音樂廳(2005)、西雅圖中央圖書館(2004) 以及德國柏林的荷蘭大使館(2003)等。2014年,庫哈斯擔任第14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總監,策劃名為「本源(Fundamentals)」的展覽。任教於哈佛大學,策展Countryside: The Future展覽,該展覽有關全球並未發展成都市的地帶,2020年在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展出。


大衛﹒希艾萊特(David Gianotten), OMA管理合夥人–建築師

大衛﹒希艾萊特是OMA的管理合夥人–建築師,領導OMA 環球事務所的總體架構、財政、以及業務策劃和拓展,同時帶領全球多個建築項目的設計和建設,包括阿姆斯特丹 的Bajes Kwartier以及燕豪芬的VDMA。Bajes Kwartier及VDMA都是改造項目,前者將1960年代的監獄建築群發展成設有1,350個單位的新社區、後者則將空置的工業建築建設成多用途都會中心。希艾萊特自2008年競賽階段起率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項目,直至項目竣工。他率領建成的項目還包括位於峇里島的渡假酒店Potato Head Studios (2020年)、珀斯的西澳博物館Boola Bardip (2020年)、深圳太子廣場(2020年)、剛果盧桑加的白盒子LIRCAEI (2018年)、墨爾本的MPavilio 2017展亭和深圳証券交易所總部大樓 (2013年)。

大衛2008年加入OMA,在2009年成立OMA香港事務所, 於2010年成為合夥人。他帶領OMA亞太區建築項目超過七年。

FORMOSARACE【臺北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