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星期四

【高雄市】市定古蹟高雄燈塔(旗后燈塔)


旗津新闢人行步道 拉近民眾與旗后燈塔的距離

為提升遊客前往旗津區旗后燈塔的便利性,市府觀光局與工務局道路養護工程處攜手合作,將新闢前往旗後山登山口的人行步道,並改善周邊環境,該工程已於今(114)年3月中進場施做,完工後可大幅縮短民眾參觀往返的距離,提供更加舒適的景觀空間。

旗后燈塔(高雄燈塔、旗津燈塔)位於旗津旗後山山頂,始建於西元1883年,百年來看顧著船舶航行往返的安全。1987年(民國76年)核定為市定古蹟,1992年(民國81年)起開放民眾參觀,吸引許多遊客造訪,2022年(民國111年)園區整建重啟後,更成為全國首座夜間開放燈塔。

工務局表示,旗后燈塔園區為熱門景點之一,觀光人數眾多,遊客多乘船到旗津再從輪渡站前往旗后燈塔,既有參訪動線冗長且複雜,較不利於嬰兒推車、輔具需求等使用族群通行。為提升觀光通行品質,道工處配合觀光局「灣區大港-旗津領航」旗艦計畫,進行旗津輪渡站海岸路往旗後山與燈塔步道系統及周邊景觀改善,經協調港務公司,利用既有旗津燈塔停車場新闢人行步道銜接海岸路人行道及旗後山登山步道,將原來950公尺長的路線縮短為350公尺,民眾探訪燈塔更方便。

道工處說明,本次改善工程除以平順、耐久、美觀的優質材料設置及改善人行步道鋪面,同時導入港灣景觀的整體性理念,更新海岸路上人行步道欄杆、整理路側告示牌並拆除安檢所庫房與圍欄等,提升視覺通透性,強化海景的視野效果,拉近與自然環境的距離。後續將再辦理海岸路景觀美化,以街區彩繪營造海灣風情的特色氛圍,為民眾帶來難以忘懷的旅遊體驗。




高雄燈塔:位於高雄港旗後山山頂,為白色八角形磚塔

高雄燈塔舊稱旂後山燈房或旗後燈塔    高雄市旗津區

高雄燈塔Kaohsiung Lighthouse | Facebook


夜經濟新地標 高雄燈塔亮燈 - 高雄畫刊

https://takao.kcg.gov.tw/article/861

百年歷史高雄燈塔 高雄賞月新秘境 | 棧貳庫

https://www.kw2.com.tw/post/kaohsiung-lighthouse

111-06-14高雄燈塔改善工程即將完工

活化古蹟,以人為本,交通部航港局推動高雄燈塔漫步輕食活化再利用,燈塔及辦公室外區將開放夜間參觀,並以燈光照亮牆面,彰顯古蹟的歷史性與主體性。部分員工備勤室則改建為輕食販賣部,另外,燈塔圍牆設置「輕食海景木棧平臺」,可觀賞打狗山、英國領事館及旗後山與打狗山之間的港道,俯瞰往來船隻,遙望晨曦耀眼的彩霞,體驗高雄港都繁華之美。

高雄燈塔舊稱旂後山燈房或旗後燈塔,是全台唯一與砲臺共構的燈塔,原為1883(清光緒9)年所建的白色四角形紅磚造燈塔,1916(日大正5)年打狗開港後,日本人為配合高雄港區擴建計畫而改建為白色八角形混凝土造燈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遭機槍掃射,但無損發光運作,足以見證打狗港的發展史。

航港局表示,對於文資古蹟進行保存活化,高雄燈塔編列總經費達5,000萬元,本次就庭園景觀、輕食空間配置、夜間照明、感應式廁所及整體步道系統改善等重新規劃,預計於111年6月底前完工,並招商委外營運,開放輕食區及景觀平臺硬體設置,期許營造更親民、多元及活化的燈塔特色。

航港局進一步說明,再活化的高雄燈塔,不僅有歷史的厚度,還有人文的溫度,將持續打造新型態的燈塔觀光,以高雄燈塔做為第一例多元營運場域,結合棧貳庫、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港舊港區鹽埕、鼓山等歷史、商業資源,搭配輪渡站、文化遊艇或貴賓船等海上交通,串連旗津區至旗後燈塔,營造高質感觀光旅遊體驗,成為港區遊憩新人氣指標。


105-11-25高雄燈塔1051125日重行開放參觀 請遊客行走經旗后砲臺至燈塔通道


高雄燈塔 - 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