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紀事】展演題錄。2022>第二季>4月

 

展演題錄

展演題錄|特展紀實|專家講座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

展期:111430日至717

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設計館1樓及B1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展覽 - 系列活動 - 專題演講及專家導覽 

專家導覽(免費參加,無需報名;請於活動當日下午2: 00於展場入口處集合)

5/04(三)& 5/11(三) 14: 00  陳凱劭 (成大建築碩士,成大建築博士班肄業。台灣建築史暨顏水龍研究者、台灣原住民住居工藝研究)

5/14(六)14: 00  郭介誠 (德國漢堡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碩士、中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

5/18(三)14: 00  胡佑宗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唐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5/25(三)14: 00  黃意淳 (德國弗萊堡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01(三)14: 00  胡佑宗(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唐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6/08(三)14: 00  陳凱劭(成大建築碩士,成大建築博士班肄業。台灣建築史暨顏水龍研究者、台灣原住民住居工藝研究)

6/15(三)14: 00  黃意淳(德國弗萊堡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22(三)14: 00  張晉維(英國倫敦巴雷特建築學院歷史與理論博士候選人、美國哈佛大學華人藝術媒體實驗室策展人)

6/25(六)14: 00  曾梓峰(德國達姆城大學建築學工學博士、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

6/29(三)14: 00  郭介誠(德國漢堡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碩士、中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

7/06(三)14: 00  黃意淳(德國弗萊堡大學藝術史學系博士、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7/13(三)14: 00  丑宛茹(奧地利維也納應用藝術學院藝術碩士、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 

專題演講(免費參加,請事先報名) 地點:工藝資訊館4樓

1. 4/30(六)14: 00 包浩斯五問:歐洲人性的陷落與歸返  汪文琦(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儘管敵對雙方皆宣稱自己乃正義之師,卻怎麼也無法掩蓋其貪婪強暴的真實面目,以及歐洲人性已然徹底淪喪的根本困境。然而,在這歷史的黑夜中,具有良知的反省則始終不絕如縷;於戰後德國所隨即成立的「包浩斯」正是其中的一個具體代表。

何謂精神?何謂自然?何謂社會?何謂建築?何謂現代?這些對於人生實踐至關重要的基本議題,包浩斯推翻近代歐洲所形成的既定看法,並且試圖透過早期歷史所蘊藏的價值體系而給出嶄新觀點,其目的無非是:重建歐洲失落的人性。如果說,百年之後人們對於包浩斯的初衷,要麼特意扭曲、要麼特意遮掩或者遺忘,那只是說明了,在當前的歷史黑夜中,恰恰是這一初衷因為其太過明亮而顯得無比刺眼。

----------

2. 5/7(六)14: 00 ⼤時代動盪蘊⽣出的原創激情 丑宛茹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

在輝煌卻短暫的黃金20年代,威瑪共和成就了燦爛的文化傳奇,打破傳統學院主流的成規,採取開放而實驗的態度,展現出獨一無二的豐沛創造力;從藝術、音樂、建築到科學、文學、政治,許多社會菁英熱情地投入創造性運動,雖然曇花一現,卻對全球造成了影響。事實上,這股創作上的反動風潮,在十九世紀末已隱然成形,延燒至20世紀初,而呈現出文化內容的多元異質性。為了實踐Bauhaus「對材料的精確掌握」與「涵融美學觀念」,創作工坊的師徒傳授,各種創意活動同步進行,在對抗傳統保守工藝勢力的同時,為設計教學開創了革命性的實驗風格與活潑新局。此時的Bauhaus,不像傳統印象中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場所,而比較是一個集體創作的設計工坊,代表著對藝術激進向前的創造精神,展現出共同為新社會奮鬥的澎湃熱情,激進向前。

----------

3. 5/21(六)14: 00 貝聿銘和葛羅培斯:從華東/東海大學到臺灣工藝文化館的現代性反思  張晉維(哈佛大學華人藝術媒體實驗室策展人)

貝聿銘對於建築的認識根植於20世紀初以降歐美「大寫的」現代建築(Modern Architecture),尤其是戰後大蕭條時期功能主義的理性論述。重新思考這位創辦包浩斯校長華特‧葛羅培斯最知名的華人學生,他在所謂「最後一位高端現代建築大師(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頭銜背後的脈絡,從建築史的理論層次上提出三個發問:(1)假設一個「現代前沿地景(pre-modern landscape)」作為命題,貝氏在甫離中國、初抵美國之際對於「現代(modern)」的概念與認知為何?(2)離開德國後先到英國從事建築實踐的葛羅培斯,後來在美國的「哈佛包浩斯(Harvard-Bauhaus)」教授給貝氏什麼?(3)貝氏及當年在台灣的張肇康、陳其寬、鳳後三經由台中東海大學(原上海華東大學)跨海「移植(transplant)」了怎樣的現代性(modernity)?做為結論,就七零年代落成、今年二月成為南投縣定古蹟的工藝文化館(原手工業品陳列館)作者權(authorship)疑義,再談貝聿銘象徵的美利堅文化資本、楊英風/彭蔭宣/程儀賢格子梁結構系統的構築形式、指定整合性保存(integrated conservation)的時代意義,反思銘刻在現代性物質遺留的權力空間化(spatialization of power)之歷史過程。

----------

4. 5/28(六)14: 00 包浩斯編織工坊的女性「隨創者」 馬睿平 (高雄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對世界現代設計發展影響極深的德國包浩斯學校(1919–1933) 剛度過百年紀念,過去外界多半聚焦包浩斯知名的男性藝術設計師、作品及特色課程內容及教學法,但對於獨具特色的專業分科工作坊著墨極少,特別是包浩斯在短短14年中,女學生最多且具備現代化工業生產雛型的編織工坊,包浩斯女性編織創作者的成就與表現幾乎被埋沒在以男性父權觀點主導的包浩斯研究中而鮮為人知,究竟這些傑出的女性編織創作者如何在國家社會困窘動盪的年代中創新?本檔演講將深入淺出、抽絲剝繭介紹包浩斯編織工坊的發展歷程及最具代表性的14位女性「隨創者」,看看她們如何在艱困環境下創造令當代世人驚艷的傳世經典織品。

----------

5. 6/11(六)14: 00 百年輪迴-由包浩斯看今日的變革課題  胡佑宗 (唐草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我們今天也和百年前的包浩斯一樣,處在一個不得不變的典範轉移時刻。生態、社會、科技……各方面的挑戰來得快速且巨大。如何回應這些課題,百年前的包浩斯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示範與啟發?

----------

6. 6/18(六)14: 00  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與包浩斯設計教育 陳凱劭 (臺灣建築史暨顏水龍研究者、臺灣原住民住居工藝研究)

源自德國的包浩斯學校,除了影響了全世界的設計流行,也改變了全世界設計與藝術教育。而有台灣工藝之父先驅之稱的顏水龍先生(1903–1997),雖是油畫出身,曾1930年代曾留學日本歐陸,自然也感受到包浩斯浪潮。顏水龍除了在臺灣調查全島工藝,推動工藝振興運動,主持工藝訓練指導;他也同時在多所專科大學主導設計美術工藝教育課程,對臺灣設計教育影響深遠。顏水龍的設計理念,雖受包浩斯影響,重視生活工藝基本機能創意及材料美感;但他也不是完全的現代主義、國際樣式,顏水龍仍試圖在國際潮流與本土特色風格中取得平衡,希望工藝設計仍要有在地特色脈絡,本講座介紹顏水龍對設計教育的想法,並介紹顏水龍多元設計作品。

----------

7. 6/25(六)10: 00 「包浩斯」現代性傳承的解析-歐盟新包浩斯運動的啟示 曾梓峰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

2021年歐洲由歐盟理會會主席馮德萊恩啟動了「新歐洲包浩斯」(New European Bauhaus)的運動,主張歐洲必需對人類發展所帶來的氣候變遷、環境衝擊、疾病傳染、污染、數位化以及人口的增長與變遷,做出更具前瞻性的回應。期望藉著這個新的運動,打造新典範,引導歐洲社會邁向一個「美」的永續未來。主張的內容,認為歐盟必須發展新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來作為整個歐洲發展的首要任務,於2050將歐洲建立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為目標,藉著打造一個新經濟的模型,好通過由可再生能源驅動的循環經濟,讓地球能夠保持永續的發展。

一個倡議地球永續發展的運動,卻以新「包浩斯」運動命名,顯然是有深刻的意涵。包浩斯因此不只是一段歷史,而是關乎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一種精神模式,能夠在不同世代的條件上,創造現代性新的意義與文明進程的目標。

本演講嘗試以當前歐盟的新包浩斯運動的訴求,重新檢視過去100年的包浩斯歷史,並介紹分析1919年包浩斯「第一現代性」,與當前新包浩斯運動所宣示的「第三現代性」,並藉以揭露這個「現代性傳承」背後的內涵、時代意義與精神。

----------

8. 7/2(六)14: 00 東方MIT與奇美拉:重構一個臺灣現代建築的包浩斯群像  張晉維(哈佛大學華人藝術媒體實驗室策展人)

德國的現代運動團體包浩斯(Bauhaus,1919~1933)只有14年光景,二戰中保守強權將其前衛藝術家往世界各地驅逐,怎料至今能在全球範圍內的不同設計領域產生作用?包括建築!然而,面對國內長期以來誤會它是一所建築學校,而且私立東海大學(1960)是唯一翻版的困境,本演講希冀從經驗研究出發,針對本土另一個更早成立的建築專業訓練基地──國立成功大學(1944)展開卷帙浩繁的史料爬梳,旨在「照搬」以外角度說明我國的建築教育如何受到包浩斯「另類」的影響。當然,這樣的做法會突顯學校本身在國共內戰脈絡下的體質比較:設計(design)在立志成為東方MIT的成大實用性學院夾縫中汲汲營營,到了坐擁奇美拉博雅氣質的東海在農業臺灣卻是曲高和寡。講者從校舍、課程、人事、刊物、展覽、組織等面向發現比起顯而易見的視覺材料和教學論述,在地緣政治的特殊關係中,美國經濟援助以及自由中國保護傘下,在冷戰年代的我們以建築為名所移植、竟看不見的機構(institution,或說制度)才是要害。即使藉美利堅和平(Pax Americana)來臺、作為戰略交換的包浩斯早將烏托邦價值全部消音,但少數進步的專業者確實為臺灣「撐」出了一個現代建築的討論與實踐空間,而那個群像除了東海,多半來自成大。唯有在充分瞭解包浩斯的基礎上重構差異,臺灣的早期戰後建築才有免於對號入座、跳脫風格形式的溝通機會,成為現代。

----------

9. 7/9(六)14: 00  包浩斯的金工工坊  阮文盟(旅德金工藝術家)

包浩斯學校在有理想的建築師群主導下,綜合了各種與建築和生活所需的行業專才,組成一所嶄新的教育機構以推展截然和過去不同藝術風格的新建築形態,組織工藝與純藝術,結合工業生產能力,並且創新生活所需品的功能品質。包浩斯的宗旨除了創新,最終也在於普及化,設計的原型必須能夠結合量化性的生產才能達到創意的目標。

包浩斯的金工工坊也是在這種原則下成立的,其任務在於配合建築所需以金屬為主的配件,及生活所需的物件,在包浩斯各個時代扮演新媒材先鋒的創新角色,超越了當時的思考,影響到現今和未來。

談論包浩斯的金工工坊必然觸及有關聯的人、事、物,和時代的精神及歷史的背景。茲此分為幾個章節簡述金工工坊輪廓和粗曠的內容,以還原包浩斯金工工坊的貢獻,甚至於能夠延伸探討在現今的時代及對未來的影響。

----------

10. 7/16(六)14: 00 從女紅到現代設計看包浩斯織品  吳佩珊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一百年前的包浩斯學院提出形塑世界的方法,也奠定如何設計,如何學習的思維。要實行「整合不同領域藝術」與「藝術與工藝融合」的理念,包浩斯所推行的教學方式便是「多領域學習」與「理論與實作並行」的教學方式。學生們不但要學習如繪畫、雕刻等等的傳統藝術項目,更要學習本不被看重的工藝例如金工、陶藝、紡織,或是攝影這類的新興媒材,透過實作完成理想。經過理論的奠基後進入實作,此訓練過程奠基現代設計的基礎,也讓材料變成創作的要素。《關於編織》是織品設計師安妮.艾柏斯對編織藝術其歷史、工具和技術以及它對現代設計的影響的深刻思考。於1965年首次出版,在手工藝和機器製造之間架起了橋樑,突顯材料意識的本質重要性,以及手工解決設計問題時可能發生的創造性。 

2022-04-20亞洲首展「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作品開箱發布會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德國對外文化關係學院(Institut für Auslandsbeziehungen,簡稱ifa)策劃的「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The Whole World a Bauhaus)世界巡迴展的亞洲首展即將於430日在該中心工藝設計館隆重登場。

開箱發布影片:https://reurl.cc/41RmaY

專題演講、專家導覽:https://bit.ly/3jWOdCb 

「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亞洲巡迴首站!工藝中心以八大主題展出近500件展品|MOT TIMES 明日誌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我們的明日公園-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活動資訊


「當島嶼有一座新公園,你期待它是什麼樣子?」​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方向,一直是社會大眾討論的焦點,也是促轉會這 4 年來積極關注的議題。​2018 年,本會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 5 原則建議」,並在諮詢各方意見後,於去年 9 月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方案,希望以「改造威權空間」和「重構紀念敘事」作為轉型的兩大方向,並針對園區空間、堂體與銅像提出具體的處置措施。​

在這 4 年,本會舉辦系列講座、焦點團體工作坊等活動,也推出線上專欄,不只透過轉型正義的視角,亦從歷史脈絡、都市空間、藝術文化等角度,積極找尋中正紀念堂轉型的各種可能性,從多元聲音裡,找出跨世代集合的社會共識。​


這場展覽,便是 4 年成果的呈現。​這場展覽,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關於跨世代參與;關於建築師如何用設計提出理想,更關於自由的公共討論。​希望透過這些討論,讓中正紀念堂園區不只停留在銅像或堂體拆與不拆的單一辯論,能進入更多民眾的視野,讓它銘記反省威權過往的同時,也能轉型為更友善、更涵容的公園,成為大眾相遇、思辨、想像、多元運用的場域:​

一座,屬於我們的明日公園!​ 

-

我們的明日公園-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

展覽時間:4/29(五)- 5/2(一)自由入場參觀​
*開放時間為4/29(五)中午12:00 起,至5/2(一)中午12:00(最後進場時間11:00),星期六日開放時間為10:00-18:00。​
地點:松山文化園區 南向製菸工廠 1F(以下活動皆於同一地點進行)​
注意事項:因應疫情,場內實施實聯制,並全程配戴口罩​

-​

重構×反思:設計提案發表會  5/1(日) 13:00-15:30​
4 組設計團隊 x 2 位專業與談人,從空間的角度談轉型正義改造!​

提案分享人:​
|林雋怡(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
|孫啟榕(孫啟榕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高百慶(尺度設計有限公司主持人)​
|陳宣誠(共感地景創作有限公司主持人)​

與談人:​
|郭中端(國家文藝獎建築獎得主,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劉柏宏(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

對話x展望:跨世代論壇 5/1(日) 16:00-18:00​
中正紀念堂,也可以變得很民主、很藝術、很年輕、可以成為遊戲場?​
力邀不同世代和領域的專業人士,邀請大家一起來一場思辨的自由活動!​

講者:
|李玉玲(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
|張雅琳(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
|蔡喻安(台灣共生青年協會理事長)
|蘇彥圖(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
想像×創造:積木互動遊戲區 ​
4/29(五) 12:00-18:00​
4/30(六) 10:00-18:00​
5/1(日)-5/2(一) 10:00-12:00​
|國際樂高大師 黃彥智老師(正一積木工作室)​

我們希望讓不同世代的民眾,都能參與議題、表達想法,因此邀請樂高老師設計可以自由組裝的中正紀念堂園區樂高模型,也在現場擺放積木,讓民眾在看展之外,還能「動手」創造明日公園的無限可能!

。。。。。。。。。。。。。。。。。。。。。。。。。。。。。。。。。。。。。。。。。。。。。

閱讀城市故事「這很台北VERY TAIPEI-台北捷運線形公園成果設計展」2022年4月16日至5月8日在台北捷運中山站1號出口 | FAM

《這很台北 VERY TAIPEI – 台北捷運線形公園成果設計展》

展出日期:2022年4月16日至5月8日
展出地點:台北捷運中山站1號出口以南(誠品南西店旁)
主辦單位:台北捷運公司、國泰世華銀行
承辦單位:谷汨文化Group.G
策展人:房彥文
費用:免費參觀

。。。。。。。。。。。。。。。。。。。。。。。。。。。。。。。。。。。。。。。。。。。。。

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 Charting a Kun island- a pre-exhibition of "400 years of Fort Zeelandia"

臺南市美術館 Tainan Art Museum | Facebook

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

臺南即將邁入熱蘭遮城建城 400 年,南美館推出「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 400 年』前導展」,藉以梳理臺南地理風貌與政權更迭之間的關係。​

本展作為「熱蘭遮城 400 年」的前導展覽,簡扼提問臺灣進入世界歷史後的四百年,居住在臺灣群島上的人們如何想像未來生活?本展分為三個展區,依序是「海退.海進」、「文明.生態」與「鯤島.無涯」,試圖思考 #風景之改變 與其 #自然與經貿 的關係,並提供一個路徑讓觀眾思考臺灣日後的方向。​

【展覽資訊|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
|時間| 2022.3.31 - 2022.10.30 ​
|地點|臺南市美術館 2 館, 3F 展覽室 K、L、M

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臺灣進入世界歷史後的四百年,居住在臺灣群島上的人們如何想像未來生活? - 非池中藝術網 

南美館「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看見臺南地理與政權更迭的轉變史 | La Vie 

。。。。。。。。。。。。。。。。。。。。。。。。。。。。。。。。。。。。。。。。。。。。。

新月藝術鑑賞、藝文講座

李乾朗教授.兩相輝映看建築

4/14()起,每月第2及第4週的星期四晚上7點,李乾朗教授新一期的課程,規劃以「兩相輝映看建築」為主軸,共計有16講,每一講選取世界各地建築案例2座或2種類型,介紹經典建築的風格、結構、材料與藝術特色

時間

講  題

04/14()

洋樓對比.台灣洋樓/金門洋樓

04/28()

鐵橋與木橋.英國鐵橋谷/閩浙木拱橋

05/12()

福建與南洋佛寺.泉州開元寺/新加坡雙林寺

05/26()

石造與木造對比.羅馬萬神殿/北京天壇祈年殿

06/09()

土樓與土堡.福建永定土樓/閩西土堡

06/23()

磚與石對比.五台山無樑殿/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家堂

07/14()

莊寨與土圍.福建永泰莊寨/江西土圍子

07/28()

日韓佛寺比較.韓國佛國寺/日本奈良法隆寺

08/11()

石拱橋.法國嘉德橋/北京盧溝橋

08/25()

圓塔與方塔.五台山白塔/日本京都醍醐寺塔

09/08()

不同的四合院.徽州民居/台灣民居

09/22()

偷心造與計心造.山西朔州崇福寺/日本奈良東大寺

10/13()

帝陵比較.北京明十三陵/唐山清東陵(乾隆與慈禧)

10/27()

古今佛寺比較.唐宋古佛寺/香港志蓮淨苑

11/10()

皇家園林與文人園林.承德避暑山莊/江南拙政園

11/24()

台灣的砲台.沈葆楨-旗後砲台/劉銘傳-滬尾砲台


【講師】李乾朗/教授、建築學者

名額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現場上課限額15名;建議大家報名遠端視訊同步上課,只要能上網,在家也能跟著李老師認識世界各地經典建築。(視訊上課者,課後一個月內還可以隨時在新月的雲端教室,無限次數複習 

【地點】新月藝文沙龍(台北市中山區天津街25號) 

【費用】每人每場NT$800元,開課前報名全系列並完成繳費享有優惠! 

【洽詢】(02)2571-3740 

【注意事項】一但完成繳費即表示報名程序已完成,若臨時無法出席,請恕我們無法辦理退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