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臺北市。100【中正區】Zhongzheng District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走讀網>北台灣
本網誌庫存訊息將適時滾動更新

中正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區內的臺北車站為臺北市重要的交通樞紐,重要的中央政府部門多位於此區;文教機構則有國家圖書館、兩廳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南海學園,以及著名大專院校臺北市立大學、臺大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和建中、北一女兩所臺北頂尖的中學;並有二二八和平公園、中正紀念堂、臺北植物園等三大公園。


臺北市中正區公所> https://zzdo.gov.taipei/ 




中正區係於民國79年隨著行政區域劃分,將原來的城中區古亭區合併而成,是臺灣自清領以來的政治中心,也是金融、商業和文化聚集地。不論總統府周邊的政府機關抑或南海學園的博物館區,中正區在臺北人的心中一直是一個充滿歷史、文化及生活記憶的地方。

本區人文薈萃,也是現今臺灣的政治權力與交通營運中心。這裡擁有許多全國知名的學府以及重要政府機關,舉凡總統府、行政院、司法院、 監察院、建國中學、北一女中、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醫學院等等,這些建築物自日治時代便屹立於此,置身其中,彷彿穿越時空回到20世紀初期;高速鐵路的開通,三鐵共構的臺北車站其重要性更不能與往日比擬,堪稱臺灣交通運輸樞紐。中正區正是這樣一個交融傳統與現代、古樸與繁華的區域。

文史資料紀錄的保存,猶如與時間競賽。隨著時間的推移耆老凋零、 產業變遷、都市更新,這些過往痕跡日漸被人遺忘,因此區志之編纂更顯得重要。為了避免郭公夏五、郢書燕說,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遂於94年開始各區區志編纂計畫,而中正區公所自民國96年起辦理本區區志相關作業。

中正區區志通篇分成八卷,分別為土地篇、住民篇、政事篇、經濟篇、 交通篇、文教篇、學藝篇及人物篇,力求以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還原中正區過往的歷史,讓歷史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鮮明的存在於居民的記憶中。感謝城南文史工作室李道勇老師及其團隊對於彙整區政文史的不遺餘力,舉凡田野調查、彙整耆老的口述歷史、老照片的蒐羅、田野軼事考察與撰寫等等的親力親為,讓這塊土地的過往重新呈現,除了現代化的形象外,更增添了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愁,也讓本區文史資料得以往下紮根、向上提昇。

                                     中正區區長詹訓明   民國 97 年 11 月
 
史略

本區公館附近,小觀音山麓之寶藏巖建於 1681 年,是年為康熙 20 年,可見本區之開墾,早於泉州陳天章、賴永和等開墾大佳蠟地區之「陳賴章」墾號(1709 年-康熙 48 年)。乾、嘉之際,武功周一族,周賢明及其族弟周標,渡台以餘資夥購得大佳臘堡三板橋墾權(一說為臺北市永康街一帶)耕農、飼鴨,數年,積財累萬,遂邀其族人周延部(周百萬)率眾,相繼渡台。又從古亭在地人口中得知, 二百多年前,此地先民裝設「鼓亭」於長慶土地廟後大樹上,擂鼓示警,警戒原住民的襲擊,遂成為「古亭」之地名。在清朝,發跡於古亭的地主周百萬也是齊東街的大地主,周百萬的第七代子孫周宜德目前仍居住在齊東街,可見本區之開墾先有城南、城東方有城內之發展。

先民開墾本區以種植稻米、蕃藷為主,農田需要水利灌溉,1740 年(乾隆 5 年),郭錫瑠變賣家產,在新店溪引水,開鑿水圳,其中第二霧里薜圳支線穿越溫州街,經師範大學、三板橋、周厝崙至下陂頭,該圳道與新生北路平行。而第三霧里薜圳支線經古亭至和平西路、南昌街口,臺北地區主要的兩大灌溉系統之一即經過本區,流貫臺北城南、城東地區。 

1884 年(光緒 10 年),臺北府城建築告竣,此乃「城內」行政區之初立, 亦即民國 79 年以前的「城中區」。1919 年(大正 8 年),臺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竣工。1945 年(昭和 20 年,民國 34 年),日本投降,臺灣的統治權歸於中華民國,由長官公署乃至總統府及各部會均設在本區,臺北「城內」理所當然成為全臺灣政治、金融業中心。 

民國 34 年至 56 年,本區前身之古亭、城中區,屬於省轄市時期,至民國 55 年底,臺北市升格為直轄市,民國 79 年,古亭、城中區又合併為中正區。中正區範圍東擴至大安區,西接萬華區,南瀕新店溪和永和市相望;北與中山、大同區為鄰。中正區面積也增至 7.6071 平方公里,劃分為 31 里,584 鄰,至民國 96 年 3 月底,人口為 158,336 人,人口密度也增為每平方公里 20814 人。近年除了捷運地下街,以及鐵路地下化產生之空間,得以發展商業之外,本區其他空間恐已飽和。 

本區城南區域,前有新店溪河運、萬新鐵路之運輸,後有捷運新店線之高運量,本區城東區域,前有忠孝、仁愛、信義幹道之流暢,後有捷運板南線交通之便捷,人口流動頻繁,又加本區歷史悠久之大專院校林立,多元化的社教機構、藝文團體不勝枚舉,也促成本區人文薈萃,在文化、教育、商業方面登上龍頭的地位,中正區可說是臺北市首善之區。

中正區大事記

明崇禎 15 年(1642 年):荷蘭人攻下淡水、雞籠。佔據北臺灣的西班牙撤退。 

清順治 18 年(1661 年):4 月鄭成功登陸臺灣,隔年 2 月,荷蘭人撤出臺灣。 

清康熙 20 年(1681 年):建寶藏巖,崇祀觀音佛祖。 

清康熙 23 年(1684 年):明鄭投降施琅,清設臺灣府臺灣、鳳山、諸羅縣。 

清康熙 33 年(1694 年):臺北大地震,陷落成康熙臺北湖。 

清康熙 48 年(1709 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佳蠟地區。 

清雍正元年(1723 年):臺灣府設彰化縣、設淡水廳於竹塹,管轄區域包括北臺灣。

清雍正 7 年(1729 年):粵人廖、簡姓率眾開墾蟾蜍山地帶,設林口莊。
 
清雍正 13 年(1735 年):泉州府安溪縣移民團入墾新店溪的右岸。 

清乾隆元年(1736 年):郭錫瑠自新店溪引水,建霧裡薛圳及瑠公圳。 

清乾隆 28 年(1763 年):古亭莊形成。 

清乾隆 33 年~清咸豐 10 年(1768 年 ~ 1860 年):閩粵、漳泉、分類械鬥共 92 起。

清乾隆 51 年(1786 年):林爽文起義,波及北臺灣,2 年後,林爽文被捕。 

清乾隆 57 年(1792 年):開放八里坌直航西岸,2 年後開放艋舺河港。 

清道光 21 年(1841 年):清英交戰。 

清咸豐 6 年(1856 年):新莊漳、泉鬥,同安人敗走大稻埕。 

清咸豐 10 年(1860 年):淡水開港,外國人經營之「洋行」進入滬尾、大稻埕。 

清同治 5 年(1866 年):英人 John Dodd 由安溪輸入茶苗。 

清同治 8 年(1869 年):大稻埕設製茶據點。鳥龍茶直銷紐約,臺灣北部茶業大盛。 

清同治 13 年(1874 年):因 2 年前之牡丹社事件,日本西鄉從道率兵進攻臺灣南 部琅喬。船政大臣沈葆禎奉命來臺,請設臺北府。 

清光緒元年(1875 年):林達泉任臺北知府,下設淡水縣(新竹以北),本區屬之。 

清光緒 4 年(1878 年):向燾第 2 任臺北知府。興建臺北府城內店鋪。 

清光緒 5 年(1879 年):陳星聚任臺北知府。 

清光緒 6 年(1880 年):臺北知府陳星聚在府後街設登瀛書院,1890 年遷至桃源街與長沙街口。 

清光緒 7 年(1881 年):張景祈任淡水知縣(新竹以北)。 

清光緒 8 年(1882 年):黃氏節孝坊建於臺北府城東門內(後移博物館東側)。 

清光緒 10 年(1884 年):臺北城完工。劉銘傳為臺灣巡撫,劉勳任淡水知縣。法軍攻台。 

清光緒 11 年(1885 年):臺北府城設立「興市公司」。李嘉棠任淡水知縣。 

清光緒 12 年(1886):劉名正、雷其達、方祖蔭任臺北知府。王興緯任淡水知縣。 

清光緒 13 年(1887 年):臺灣設省。劉銘傳從上海購進手車 150 輛,行駛於城內、艋舺和大稻埕之間。建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後移中正區植物園內)。 

清光緒 14 年(1888 年):架設淡水河鐵橋(1893 年,鐵路由基隆通至新竹)中正區襄陽路南設天后宮。立急公好義坊(今在二二八公園內)。 

清光緒 15 年(1889 年):李淦任淡水知縣。 

清光緒 16 年(1890 年):建臺灣巡撫衙署。12 月吉昌任臺北知府。 

清光緒 17 年(1891 年):邵友濂繼任臺灣巡撫。西學堂遷至桃源街、長沙街口。 

清光緒 18 年(1892 年):陳仲英任臺北知府。葉曼卿任淡水知縣。 

清光緒 19 年(1893 年):布政使沈應奎在臺北府城府後街考棚右側建明道書院(今中山南路與青島西路口)。基隆與臺北間鐵路完工。 

清光緒 20 年(1894 年):巡撫邵友濂將省會由臺中移至臺北,9 月唐景崧接任臺灣巡撫。清日甲午戰爭,大清帝國失利,割讓臺灣。 

清光緒 21 年(1895 年)(日明治 28 年):臺灣民主國 5 月末成立,唐景崧擔任總統,6 月 17 日,日本在臺北舉行始政儀式。 

明治 29 年 (1896 年):拆除文廟建築,改建為國語學校的新校舍。南門外設臺北苗圃。聘請衛生工程顧問 W.K.Burton 設計臺北自來水水道、下水道。公布 「臺灣種痘規則」。 

日明治 30 年(1897 年):臺北裝設電話。臺北醫院開設附屬醫學講習所(臺大醫學院前身)。1899 年改組為醫學校。於公園路建臺灣氣象台。初名為臺北觀測所,後改名臺灣氣象台。實施鴉片、食鹽、樟腦專賣。 

日明治 31 年(1898 年):實行初等教育,日人入小學校,台人入公學校,原住民入國語傳習所。建木造臺北醫院,即臺大醫院前身。設「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增設尋常中等科」(今建國中學)。 

日明治 32 年(1899 年):株式會社臺灣銀行成立。新公園設立。總督府公布臺灣下水規則及施行規則,統一污水處理。兒玉源太郎總督在淡水館舉行揚文會。 

日明治 33 年(1900 年):拆除臺北城牆。南門外設樟腦淨化工廠。建西門市埸。 

日明治 34 年(1901 年):臺北第 2 代火車站落成啟用。開闢城南幹道(今南海路)。 新店溪仍有載重約 20 石之小舟航行。臺灣總督官邸初建。 

日明治 35 年(1902 年):臺灣總督官邸落成(今臺北賓館)。東門國小創校。 

日明治 36 年(1903 年):臺北市街給水委員會成立,引新店溪水至公館觀音山淨水場過濾後,供臺北市民使用(1908 年啟用)。 

日明治 37 年(1904 年):臺灣銀行落成啟用。國語學校第三附屬學校設中學校, 1909 年,稱臺灣總督府高等女學校,1921 年改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建臺北帝大醫學部(臺大醫學院舊館)。 

日明治 38 年(1905 年):舉行全台第 1 次戶口普查。日本紅十字會臺灣支部醫院成立。公布臺北市都市計畫。 

日明治 39 年(1906 年):臺北市設暗渠混凝土下水幹道(今忠孝西路口)。臺北監獄竣工,1924 年,改稱臺北刑務所(今已拆除)。 

日明治 40 年(1907 年):設兒玉、後籐紀念館(現國立臺灣博物館)臺灣大學附屬臺大醫院成立。 

日明治 41 年(1908 年):鐵道大飯店落成。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落成。 

日明治 42 年(1909 年):設立臺灣總督府中學校,1921 年,改臺北州立第一中學 校,1945 年,改建國中學。建南門市場。1982 年,改建古亭區行政中心,1、 2 樓仍為市場,1990 年隨行政區改制,改為中正區政中心。 

日明治 43 年(1910 年):建臺北撫台街洋樓。建帝國生命會社舊廈。 

日明治 44 年(1911 年):臺北發生大水災,城內土埆厝大部塌毀。東和禪寺及鐘樓落成(原為曹洞宗大本山臺北別院。) 

日大正 1 年(1912 年):建造紅磚與鋼筋混泥土的臺大醫院舊館。 

日大正 2 年(1913 年):專賣局落成啟用。愛國西路竣工。拆天后宮。建「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附屬小學校」(今臺北教育大學附小)。 

日大正 4 年(1915 年):臺北州廳(今監察院)落成。兒玉、後藤紀念館(國立臺灣博物館)落成啟用。龍口庄設千歲街市場(南門市場)。舉行全臺第 2 次戶口普查。 

日大正 5 年(1916 年):臺北濟南教會竣工。設臺北酒廠,1987 年遷臺北縣林口工業區。設「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今泰北高級中學)。 

日大正 6 年(1917 年):「臺灣商工」成立(今私立開南工商)設「臺灣總督府立商業學校」(今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日大正 8 年(1919 年):臺灣總督府落成。臺北州立第二高等女校完工(今立法院)。 臺北高等商業學校完工(臺大法學院)。 

日大正 9 年(1920 年):建臺北州臺北市役所(今行政院)。武藤五郎任臺北市尹。 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建臺灣銀行高官宿舍(嚴家淦故居)。謝文達在臺北練兵場舉行第 2 次飛行表演(今南機場)。 

日大正 10 年(1921 年):改臺北苗圃為臺北植物園。 

日大正 11 年(1922 年):修正臺灣教育令,實施日人、台人共學制度。在明石町創設臺北職業介紹所。實施不動產登記。臺灣總督佐久間左太建別墅在今牯嶺街。萬華至新店鐵路通車(通過今汀州街、水源路)。 

日大正 12 年(1923 年):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完工,1949 年起,成為交通部。 

日大正 13 年(1924 年):臺北病院(臺大醫院)落成。太田吾一任臺北市尹。 日大正 14 年(1925 年):臺灣總督府慶祝始政 30 週年,在臺北公園舉行博覽會。善導寺落成,1955 年改建。建臺北第二中學(今成功中學)。 

日昭和元年(1926 年):臺北市開始行駛公共汽車。東門游泳池落成。設「樺山町」 (今梅花里)。 

日昭和 2 年(1927 年):建「臺北信用組合」(今合作金庫)。端幸三郎任臺北市尹。 

日昭和 3 年(1928 年):建東門市場。設「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遷於植物園內。 

日昭和 4 年(1929 年):臺北郵局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增田秀吉任臺北市尹。 日昭和 5 年(1930 年):臺北(北門)郵局落成。第 2 次國勢調查。臺北之商業公司及分公司共 278 家,總資本額 418,765,937 圓。市役所徵購臺北汽車公司。 

日昭和 6 年(1931 年):臺北市役所設區公所,臺北市設 61 個區會。南警察署竣工。建臺灣放送局(今 228 紀念館)。泉州街口建臺灣教育會館,植物園內設建功神社、商品陳列館。設臺北女子高等學院(國語實小址)。内海忠司任臺北市尹。 

日昭和 7 年(1932 年):博愛路拓寬完工。臺灣的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落成。 西澤義徵任臺北市市尹。 

日昭和 8 年(1933 年):臺北快車道,採用柏油鋪路面。設「勸業銀行」。(臺灣博 物館斜對面)。松岡一衛、石井龍猪、木原圓次任臺北市市尹。 

日昭和 9 年(1934 年):高等法院竣工(今司法大廈)。建臺灣廣播電臺放送亭。 公設助產士。 

日昭和 10 年(1935 年):日本在臺始政 40 週年博覽會,西門市場的八角紅樓為第 1 會場,公會堂為第 2 會場。因應碧潭觀光需要,小艇航行於新店艋舺之間,螢橋一帶出現如「紀州庵」之休閒所在。第 1 屆市議會及街庄協議會選舉。 

日昭和 11 年(1936 年):建新公園。公布都市計劃施行細則。市公會堂竣工(中山堂)。 

日昭和 12 年(1937 年):川端橋(今中正橋)竣工。制定臺北州建築物限制規則。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實施外匯及物資之統制配給。 

日昭和 13 年(1938 年):實施經濟警察制度,強制收購黃金飾金。新店溪旁,闢建螢橋公園(川端公園)。辦理公小學校兒童結核菌素皮內反應檢查。臺北之商業公司及分公司增至 481 家,總資本額 1,138,202,085 圓。 

日昭和 14 年(1939 年):實施米豬肉配給制度。辦理公小學校學童寄生蟲檢驗,共檢查 31,909 位學童。 日昭和 15 年(1940 年):臺北火車站第 1 次改建完成。第 3 次國勢調查(相當於戶口普查)。鼓勵臺人改日本名姓。 

日昭和 16 年(1941 年):皇民奉公會倡導過戰時生活。藤村寬太任臺北市市尹。 日昭和 17 年(1942 年):第 1 批臺灣兵入伍 (後續参人員多達 21 萬,死傷 30,000 餘)。整治瑠公圳之第二幹線為「特一號排水溝」,並在兩旁修築道路(今新生南路)。將火柴、度量衡收歸專賣,翌年石油亦規定為專賣品之一。 

日昭和 18 年(1943 年):,實施六年制義務教育。臺灣總督府強制勒令公司行號合併。臺北市川端國民學校創校(今螢橋國小)。廣谷致員任臺北市尹。 

日昭和 19 年(1944 年):土居美水任臺北市尹。美機轟炸,市民疏散,商店歇業。 

日昭和 20 年(1945 年):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10 月 20 日,在臺北公會堂 舉行受降典禮。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以臺北市役所為公署派黃朝琴擔任臺北市長,市政府改設於建成小學校。本區人口:38,751 人(計 9,100 戶;男數: 42,312;女數:18,580)。成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第七分局(古亭)。成立螢圃里、永昌里。 

民國 35 年(1946 年):游彌堅任臺北市長。舉行省參議員選舉。全市分為古亭、城中等共 10 區,官派張紹濂任古亭區長,楊泉間接民選第 1 屆古亭區長。 官派林阿九任城中區長,蘇福間接選舉第 1 屆城中區長。成立村里民大會, 由里內公民選舉里長。 

民國 36 年(1947 年):臺北市第 1 次製發國民身分證。成立河堤里、頂東里、龍興里、光復里、幸福里、幸市里、東門里、文北里、文祥里。第 1 屆 國民大會代表臺北市由黃及時當選。二二八事變,擴及全島,死傷無數。臺北市各區設立「衛生所」 

民國 37 年(1948 年):黃光謙間接民選第 2 屆古亭區區長。吳萬間接選舉第 2 屆城中區區長。 

民國 38 年(1949 年):200 萬軍民撤退來臺。實施戒嚴,停止所有選舉。成立臺北市警察局第五分局(城中)。臺北市有 5847 輛三輪車,約為 1946 年的 100 倍。實施幣制改革,台幣四萬元換新臺幣 1 元。 

民國 39 年(1950 年):美國第 7 艦隊恊防臺灣海峽。項昌權代理臺北市長。吳三連出任臺北市長。舉行第 1 屆省轄市議會議員選舉投票。強恕高中遷校來臺。臺北市道路兩旁水溝加裝溝蓋。 

民國 40 年(1951 年):吳三連任民選首任市長。成立古亭區衛生所。郭先琴民選第 1 屆古亭區長。吳萬任民選第 1 屆城中區長。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選舉。建自由之家。各里設里幹事。 

民國 41 年(1952 年):成立公營當鋪,1993 年七月更名臺北市動產質借處。成立 愛國里。舉行第 2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松山、城北、古亭、城西四圖書館合併。 

民國 42 年(1953 年):原水源里劃出文盛里。陳祖民任民選第 2 屆古亭區區長、 吳萬任民選第 2 屆城中區區長。雅禮中學遷臺,後改名「南華高級中學職業進修學校」。 

民國 43 年(1954 年):首度舉行大學聯考。文武里劃出建國里。成立梅花里。高玉樹任第 2 屆市長。首次辦理工商普查 舉行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 2 屆議員選舉投票。舉行第 3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 

民國 44 年(1955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設立。臺北市第一座陸橋復興橋竣工,忠孝東西路間的地下車道通車。成立城中區衛生所。 

民國 45 年(1956 年):實施都市平均地權,開徵地價稅暨土地增值稅。曹重識民選第 3 屆古亭區區長。吳萬任民選第 3 屆城中區區長。 

民國 46 年(1957 年):因劉自然事件,市民衝入北門美國駐華大使館並摀毀其館舍。臺灣省政府遷至中興新村。行政院自介壽館遷至現址。黃啟瑞任第 3 屆臺北市長。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 3 屆議員選舉。 

民國 47 年(1958 年):舉行第 4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 

民國 49 年(1960 年):黃啟瑞連任市長。曹重識派古亭區區長。吳萬派任城中區區長(區長改為委派)。舉行臺灣省議會第 2 省議員選舉。「郵政診療所」改為「郵政總局郵政醫院」。

民國 50 年(1961 年):周百鍊代理市長至黃啟瑞復職。第 5 屆市議員選舉。中華路興建中華商場(1992 年拆除)。 

民國 51 年(1962 年):古亭國中創校,1991 年前為女子學校。 

民國 52 年(1963 年):舉行臺灣省議會第 3 屆省議員選舉。第 6 屆市議員選舉。 

民國 53 年(1964 年):第 1 次全面換發國民身分證。高玉樹任第 5 屆市長。中山北路平交道高架化(1990 年,鐵路地下化後拆除)。忠孝西路、公園路建 「人行陸橋」。 

民國 54 年(1965 年):營運 44 年之萬新鐵路(新店線)開出最後一班普通車 。設忠義國小。 民國 55 年(1966 年):東門、南門、小南門改建為北方宮殿式建築。總統明令北 市升為院轄市。本區人口:77147 人(男:20171;女 34835)。臺北市升格 為直轄市。 

民國 56 年(1967 年):第 5 分局更名城中分局。成立三軍總醫院民眾門診中心。 城中區區公所遷康定路 23 號。水源里劃出富水里。忠義里劃出成立忠勤里。高玉樹為首任直轄市市長。 

民國 57 年(1968 年):城中區區公所遷至公園路 5 號 3 樓。本區汀州路完工。實施九年國教,成立南門、弘道、螢橋國中。孫冠軍派任古亭區區長。陳清池 任城中區區長。原省立臺北醫院城南分院,改為市立和平醫院。公賣局終止 樟腦專賣。 

民國 58 年(1969 年):城中區區公所搬青島西路 17 號。欣欣、大南、光華和大有加入公車營運。南門國小復校。辦理國民大會代表增補選。舉行直轄市議會第 1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辦理立法委員增選。臺北市禁燃生煤。 

民國 59 年(1970 年):仁愛路拓寬為百米林蔭大道。 

民國 61 年(1972 年):張豐緒奉命擔任臺北市長。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舉行立法委員增額投票。拓寬新生南路,「特一號排水溝」第 1 階段加蓋溝面。 

民國 62 年(1973 年):牯嶺街舊書攤遷至光華商場。福和橋通車。婦幼醫院在福州街開業。吳逸真派任古亭區區長。王子平派任城中區區長。舉行第 2 屆 市議員選舉投票。 

民國 63 年(1974 年):成立「林興里」。高爾夫球場改為「青年公園」。第 7 分局改為古亭分局(牯嶺街 5 巷 2 號)。 

民國 64 年(1975 年):舉辦增額立法委員選舉。 

民國 65 年(1976 年):中正紀念堂落成。全面換發新國民身分證。拆除北門公園。林洋港任臺北市長。譚世麟任城中區區長。 

民國 66 年(1977 年):自來水取水口上移至青潭堰。張道炎派任古亭區區長。陳溪珍派任城中區區長。市立忠孝國小創校。北市、縣 15 家民營客運公司公車聯營。舉行第 3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 

民國 67 年(1978 年):北門高架橋落成。訂定「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李登輝出任臺北市長。城中圖書分館開館。

民國 69 年(1980 年):城中區區公所遷忠孝東路 108 號,樓下是「華山市場」。中 正紀念堂啟用。金山南路 1 段拓寛。增額立法委員選舉。市立中正國中成立。 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民國 70 年(1981 年):林口里併入林興里。成立黎明里。邵恩新任臺北市市長。舉行第四屆市議員選舉投票。台電大樓落成,當時是臺北市最高的建築。 

民國 71 年(1982 年):楊金欉任臺北市長。陳溪珍派任古亭區區長。郭德恒派任城中區區長。南門市場改建為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 年,改為中正區行政中心。 

民國 72 年(1983 年):環河南路高架道路完工。南門市場改建復業。舉行增額立法委員選舉。 

民國 74 年(1985 年):許水德任臺北市市長。舉行第 5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華山貨運站,因鐵路地下化而拆除。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列為第 2 級古蹟。黃氏孝 坊、急公好義坊列為第 3 級古蹟。 

民國 75 年(1986 年):增額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臺北市翡翠水庫完工。拆除臺北舊火車站,俾進行鐵路地下化。 

民國 76 年(1987 年):解除戒嚴。開放人民到大陸探親。外匯管制解除。臺北酒廠遷至林口。陳進陽派任古亭區區長。合作金庫接管第十信用合作社。琳恩颱風來襲 

民國 77 年(1988 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吳伯雄接任臺北市長。郭德恆派任古亭區區長。謝政派任城中區區長。臺北市警察局新廈落成(總樓層 19 層,地上 12 層)。解除報禁。停止發行愛國獎券。 

民國 78 年(1989 年):臺北火車站新站啟用,鐵路華山至萬華段地下化。李慶瑞任古亭區區長。舉行增額立法委員選舉。舉行第 6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臺大醫院完成首次換肝手術。古亭交流道及辛亥高架道路完工。 

民國 79 年(1990 年):臺北市調整 16 區為 12 區,古亭區與城中區併為中正區。 花圃里併入南門里。龍口里併入龍光里。自治里、南市里及龍津里 1 至 15 鄰併為南福里。新隆里與向營里併為新營里。原大安區信愛惠愛、普愛三里 併為三愛里。廈慶里併為廈安里,劃入中正區。黃大洲 6 月代理市長,10 月真除。李慶瑞任中正區區長。選出第 2 屆國民大會代表。古亭分局改為中正第 2 分局。 

民國 80 年(1991 年):勸業銀行舊廈列第 3 級古蹟。 

民國 81 年(1992 年):拆除中華商場。臺北郵局列為第 3 級古蹟。辛亥路車行地下道(羅斯福路、辛亥路口)通車。戶政業務回歸由民政單位,廢止職業、 本籍登記。舉行第 2 屆立法委員選舉。 

民國 82 年(1993 年):臺北火車站前 51 層之新光三越大樓落成,為臺北最高的摩天大樓。臺北水源地唧筒室、原臺灣教育會館列為第 3 級古蹟。 

民國 82 年(1993 年):公告「臺北市中興橋、華中橋野生動物保護區」。 

民國 83 年(1994 年):直接民選,李登輝、連戰為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陳水扁任首屆直轄市民選市長。臺北市政府自原建成小學校遷至府前路。舉行第 7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文建會啟動「社區總體營造」運動。 

民國 84 年(1995 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舉行第 3 屆立法委員選舉。開放有線電視。公車採儲值票卡暨投現。 

民國 85 年(1996 年):賀伯颱風造成淹水。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劉錦興任中正區區長。舉辦第 3 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民國 86 年(1997 年):臺北公園改名二二八和平公園。臺北放送局改為二二八紀念館。捷運淡水線通車。65 至 70 歲長者發給敬老證及敬老車票。寶藏巖、 東和禪寺鐘樓、臺北撫臺街洋樓列為市定古蹟。藝術家爭取臺北酒廠閒置公 有地。全國戶政電腦連線,提供跨所服務。 

民國 87 年(1998 年):大臺北地區區電話改為 8 碼。溫妮颱風造成部份地區淹水。 完成首座自來水博物館。馬英九任臺北市長。舉行第 4 屆立法委員選舉。舉行第 8 屆市議員選舉投票。臺北捷運淡水線通車。東門、南門、小南門與北門列為第 1 級古蹟。專賣局、總統府、監察院、行政院、臺北賓館、司法大廈列為國定古蹟。臺大醫院舊館、臺大醫學院舊館、臺灣廣播電台放送亭、 臺北第一高女、建國中學紅樓、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原臺北信用組合、 臺灣電力公司株式會社社長宿舍、臺灣銀行、帝國生命會社舊廈、臺灣總督府電話交換局、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臺大法學院、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婦聯總會列為市定古蹟。 

民國 88 年(1999 年):921 大地震,本區未有重大損害。捷運南港線完工。任務型國民大會大代表選舉。省文化處委託中華民國藝文環境改造協會負責華山特區之營運管理。師豫玲派任中正區區長。臺北人口約為 265 萬,每平方公里將近 10,000 人。 

民國 89 年(2000 年):直選陳水扁與呂秀蓮為總統和副總統。推動「優良服務認證計畫(Good Service Practice,簡稱 GSP)」。林菁任中正區長。羅斯福路再拓寬。中正區公所開辦便民服務檯。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徐州路市長官邸開放民間經營藝文空間。 

民國 90 年(2001 年):舉行末代大學聯考。嚴家淦故居列為國定古蹟。中華路林蔭大道變妝落成。舉行第 5 屆立法委員選舉。桃芝、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損失。 

民國 91 年(2002 年):馬英九連任臺北市市長。舉行第 9 屆市議員選舉投 

民國 92 年(2003 年):許敏娟任中正區區長。選出第 9 屆里長。SARS 病例,肆 虐幾達半年。臺北公車共有 276 線, 每日載客 184 萬。捷運系統每日有近 93,700 旅次。 

民國 93 年(2004 年):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第 11 任總統和副總統。孫清泉派任中正區區長。選舉任務性國民大會代表。舉行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 

民國 94 年(2005 年):11 月底,中正區人口數:157,419 人,男性:76,838 人, 女性:80,581 人,男、女性比例 98102。 

民國 95 年(2006 年):第四屆市長選舉,郝龍斌當選。改選第 10 屆里長。

中正區行政區域圖        101年11月


   

主要道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忠孝西

LOCALCULTURETW【臺北市】忠孝東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中山南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羅斯福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仁愛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信義路

LOCALCULTURETW【臺北市】市民大道

中正區是臺北市首善之區  以下採取主要地標分項索引

分項連結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總統府及周邊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監察院及行政院附近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東門及附近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南門及附近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北門及附近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中山堂周邊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臺灣博物館周邊地區

【臺北市】建築導覽索引〔中正區〕臺灣民主紀念園區與附近地區

延伸分項

【臺北市】史蹟導覽路線〔中正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