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today東森新聞雲】南台大地震事件簿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南台灣地震
【端傳媒】南台大地震
【報導者】0206地震專輯
【環境資訊中心】206南台強震
【聯合新聞網】
老屋健檢每件補助8000元 3月起實施(2016-02-19)
北市125棟校舍還未補強(2016-02-19)
竹市府動支預備金 健檢255老屋(2016-02-19)
震災受損建物補助民眾搶 南市府:不可取(2016-02-19)
求償須靠國賠 全民幫建商還債(2016-02-19)
台南山上、大智市場拆除 居民不捨(2016-02-19)
【自由時報】
震災震出政府失靈(2016-02-19)
婁光銘(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
為何維冠金龍大樓從申請建照到核發使用執照,可以一路犯忌卻通行無阻?政府的監督管理完全失靈,難道不用為此負責?
首先,主管機關以「行政與技術分立」的原則,對於建照申請僅做有無檢附設計書圖之形式審查,而未做正確與否的實質審查,將責任推給簽證建築師負責。另維冠金龍大樓之結構系統兼具平面不規則、樑柱構架少及軟弱層的問題,即便該案高度未超過五十公尺,主管機關本於權責如認為有委外審查之必要,亦可要求辦理委外實質審查,是主管機關怠於監督審查,讓該案能輕易取得建照,難道不該負責?
其次,建築物的專業涵蓋建築、結構及設備三大領域,建築法第十三條雖規定建築物的設計人及監造人以開業建築師為限,但又規定五樓以上及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其結構與設備等專業工程部分應交由專業技師負責辦理,以落實專業分工。維冠金龍大樓為十六層之建築物,主管機關卻無視法律之規定,任由不具結構專業的建築師辦理該案之結構設計與監造,違法瀆職,難道不該負責?
再次,建築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建築工程必須勘驗部分,主管機關負有隨時勘驗之責任,以遏止不肖廠商偷工減料;然依據監察院民國八十九年的調查結果,全國有十一個地方政府,其建管人員完全未曾赴現場抽查勘驗,其中包括維冠金龍大樓所在的台南縣,是以不肖廠商得以偷工減料,主管機關難辭其咎。
最後,九二一地震造成台北市東星大樓倒塌,台北市以「行政與技術分立」的原則,作為不需為震災負責之理由,然最高法院於民國九十五年判決指出,行政與技術分立之原則,其目的乃在提高行政服務效率及建築設計品質,以加速審核績效,而非旨在減輕或免除主管機關之責任。綜觀此次美濃震災,與政府未落實建築物之實質審查、專業設計、監造及實質勘驗有關,應作為而不為,該負國家賠償之責任。
每次震災發生造成傷亡,政府總是煞有其事的開會檢討,待事過境遷又是毫無作為。此次美濃地震雖又喚起政府對結構安全的重視,提出第三方勘驗之構想,惟對於如何落實實質審查及專業分工的監督機制,尚未見其提出具體的對策,企盼政府能對現行建築管理制度的缺失進行徹底的檢討及改進,想靠第三方勘驗去解決地震災害的發生,恐怕是緣木求魚吧!
【蘋果日報】
土壤液化=災害?房屋基礎是關鍵(2016年02月19日)
檢察官可以為災民做的事(2016年02月19日)
趙少康傳真:地震過後(2016年02月19日)
趙少康 廣播電視主持人
小年夜發生大地震,維冠大樓倒塌的新聞在九天假期中不斷播放,讓人失去節慶的喜悅,一點都歡樂不起來。
台灣位在地震帶上,每隔二、三十年就來一個大地震,地震來時人們毫無抵抗能力,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只能聽天由命,一切交給上帝。
921地震時台北東星大樓倒塌和這次維冠大樓的悲劇,都是因為建築結構抵擋不了地震的破壞,衍生出二個問題:
1.台灣到底有多少跟東星、維冠一樣設計不良、施工不實的危樓?甚至比它們狀況更差的?
2.如果地震更大會怎樣?震央改變會怎樣?譬如發生在台北或新北?
921地震之後,建築法規加嚴,也許新建築較抗震,但921之前的舊建築怎麼辦?
老屋健檢進度奇慢,十幾年來不過檢查了幾百戶,按照這個進度,一千年也檢查不完。
健檢是第一步,健檢有問題的建築要怎麼辦?能強制補強嗎?誰出錢?住戶出不起或不肯出錢怎麼辦?補強沒用必須拆掉重建的又該怎麼辦?
而且現在所謂的老屋健檢,每案花個三、二萬,甚至六、七千元,大多只是目視,看看建屋表面,也不知裡面到底如何,真要徹底檢查,一棟大樓起碼要百萬以上,誰出這個錢?
按部就班落實規劃
以前借牌借得兇,建築師也借,營造商也借,加上官商勾結,蓋一棟房子要送十八個紅包,逐層檢查只是具文、虛應故事,花酒一喝,紅包一送,大事化小,建照、使照輕鬆到手,老舊建築的安全實在令人擔心。
政府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必須從設定目標,如何健檢、如何補強、是否立法、是否補助、財稅減免、都更配合,一整套周延的規劃,才能按部就班落實,否則只是唱唱高調罷了,因為這樣做曠日廢時費錢,一時又看不到績效,民選官員沒有人會做。
至於土壤液化,又是另一個嚴重的題目,之前做的鑽探數目夠不夠多?鑽探的位置有沒有代表性?鑽探的正確性確不確實?都是在政府正式發布前應該認真檢討的。
政府隱匿了土壤液化潛勢區的資料多年,現在突然要在一個月內公布,我想除了因為維冠大樓倒塌的壓力外,反正520政權要交班了,不公布也會被罵,公布也會被罵,乾脆公布算了,把燙手山芋丟給新政府解決。
從道德面來說,政府既然知道,就應該公布,但住在有潛在風險區域內的民眾一定不希望公布,因為在裡面的人如果有辦法當然會想遷出去,在外面的人能不遷入也不會想要遷入,供需不平衡,房價必會下跌,內心怎能不怨?
政院版災防法 災戶房貸政府償(2016年02月19日)
老屋健檢應立法強制(2016年02月19日)
張金鶚(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 )
在台南震災提高全國民眾的居住安全意識之時,對新總統蔡英文指示1997年前的老屋應全面體檢,應予肯定,但要如何進行,仍有待進一步釐清。然而反諷的是,台北市政府今年卻要停止補助老屋健檢,令人無法理解。筆者顯然應先清楚說明過去老屋健檢實施的政策效益,才能受到政府與民眾的重視,進而立法建立制度,以確保人民的居住安全。
很遺憾地在當前住宅商品化的扭曲下,房屋變成賺錢的工具,忽略了居住的本質,更輕忽了基本居住安全的重要性,導致相關土壤液化、淹水、土石流、海砂屋等資訊的公布都不容易。因此任何風災、雨災、地震均很容易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包括大樓外牆剝落甚至房屋倒塌的公共意外發生。
筆者在2013年5月代表台北市政府參加「國土地質大調查」的記者會上,首度提出「老屋健檢」的構想,並獲得郝龍斌市長的全力支持。為積極展現政府對此問題的重視,郝市長動用二備金補助市民申請老屋健檢計畫,因而催生了此計畫的實踐,2014年市府正式編列預算執行,讓台北市老屋健檢制度化,後來因申請踴躍,再次動用二備金,也顯示此制度受到市民的支持。
台北市在實施老屋健檢後,建管處曾針對參與健檢社區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自認社區健康不佳者占9成,參與健檢後,6成4的社區考慮進行必要修繕維護,11%將有意願辦理都市更新。後來學術界進一步針對全市公寓大廈進行老屋健檢意願調查發現,超過8成以上認為老屋健檢有助增進公共安全及都更意願,近6成認為老屋健檢應為強制性政策,過半支持自費辦理老屋健檢。
經過這次台南震災後,相信政府更能感受到民眾對房屋健檢的需求。老屋健檢可以讓住戶了解自身的居住安全,政府及專業人士可以進一步提供健檢結果的因應對策配套措施。當然,面臨住戶的自有財產權,住戶必須自我決定健檢後的因應對策,由於當前住宅多是公寓大廈的集合住宅,必須透過住戶大會共同決策。
然而,都市集合住宅的居住安全不僅是住戶本身問題,消防、外牆剝落或房屋倒塌更涉及公共安全,因此,政府應積極介入並給予協助。
在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下,老屋健檢應受到重視。過去台北市或當前中央的老屋健檢補助方案僅是暫時性措施,且受限經費預算,無法全面推動。根本之計,建議新國會應即刻立法建立制度,要求房屋老舊在一定年限以上,應強制定期健檢並予以改善以確保安全,同時健檢報告及改善紀錄應予留存,以作為房屋交易履歷。而為提高健檢誘因,健檢費用可在隔年予以稅捐抵扣,甚至弱勢家庭還可提供修繕補助。
希望面對這次的震災教訓,大家能痛定思痛,藉此機會建立良善的法令制度,如此全面老屋健檢政策才得以落實,人民的居住安全才能確保。
北市16個土壤液化區 6處高價豪宅區(2016年02月19日)
雙北土壤液化潛勢行政區 房市短期賣壓恐加重(2016年02月19日)
【成功大學】
0206南台灣大地震 成大教授杜怡萱提供國際第一手英文資訊(2016-02-19)
【台南訊】南台灣小年夜凌晨發生規模6.4地震,國際學者以及相關學術機構都極為關切,急於得到資訊,身為0206地震勘災團隊成員之一的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杜怡萱,除夕抽空將勘災拍攝的照片、相關圖片、資料等製成40頁英文簡報檔,提供給會員遍布全球的國際組織-地震工程研究學會(EERI),之後又補充為77頁第二版,只盼慘痛的災害,帶起更多更有效的地震防災研究。
0206大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研究中心即指示成大組勘災團隊,成大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姚昭智教授為召集人,成員包括建築系副教授杜怡萱、建築系助理教授鍾育霖、土木系張文忠副教授、高雄第一科大營建工程系助理教授郭耕杖、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副教授邵珮君等等。
勘災團隊6日中午先在成大集合、彙整資料,再依成員專長分組,先後到新化、永康、仁德等現場勘察,晚間8時許回成大匯整勘察資料並開會討論,直到10許。
杜怡萱副教授指出,地震發生後收到許多國際學界關切的電郵,都想了解新聞之外地震與建築結構、地質、地震本身等專業訊息。其中一封來自於紐西蘭研究建物耐震的學者Ken Elwood教授,他是「地震工程研究學會(EERI)」重要成員,希望學會可以獲得完整的資料,自己是EER會員,一定要提供最真切、最專業且中肯的資訊給學會。
杜怡萱副教授說,其實地震發生後台灣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中心官網也都盡可能提供資訊,但所用的文字都是華語,外國人士並不容易掌握。
杜怡萱副教授於是在除夕下午回到成大,將小年夜、除夕上午會勘的資料、自己拍的照片,重新整理並附上英文說明,又將所引用的中央氣象局、國家地震中心的資料、圖表等翻譯成英文,也附上網頁連結以及簡單英文介紹與指引等;花了一個下午完成一份40頁的簡報;該份資料也同時提供給美國柏克萊大學成立的「太平洋地震處理研究中心(PEER)」,震災後國際學者第一時間所引用的資料,幾乎都來自杜怡萱副教授的簡報。
杜怡萱副教授表示,0206地震發生以來,成大許多研究地震的教授幾乎都回到崗位,自己也是天天都到災區調查,姚昭智副院長多次與學生到災害現場,全面性採樣、分析建物結構、震災、土壤液化等。
連續一星期的現場調查,對災害資料的蒐集與調查更為全面、週全,杜怡萱副教授於是陸續補充原有的簡報檔資料,做出77頁第二版英文簡報檔提供給EERI。
連續到災區會勘震災,杜怡萱副教授指出,南台灣大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情況,在921地震時即有類似的大樓、集合住宅倒塌等,但921以外的地區,很多人因震區距自身遙遠而沒有危機意識,未檢視房屋、沒有對類似的建築補強,以致大地震發生後又出現同樣的慘痛災情。
杜怡萱教授提醒大眾,南台灣大地震在同一個環境下,為何只有少數大樓、房舍倒塌,天災之外一定還另有原因,以永康的維冠大樓來說,目前的觀察可以發現施工是有缺失的,而歸仁區幸福大樓、新化區京城銀行大樓、東區大智里市場倒塌等多是結構系統的問題,都與軟弱底層有關;耐震評估、補強房舍,是絕對有必要的。